發布時間:2019-09-27 點擊:602次
海南藏族自治州河卡種羊場燕麥田里,收割機正在舉辦大田功課。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正值秋收農忙季候,轟鳴的牧草收割機器開進地頭,綠油油的麥草瞬間釀成飼料流進車廂…… 9月11日,在我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興海縣河卡種羊場,藍天白云下,幾臺大馬力拖拉機牽引著機具設備馳騁在一片片綠油油的燕麥草中。在濃烈的草香中,自走式割草壓扁機、割草調質機、打捆機、攤曬機、指盤式摟草機、側牽引小方捆打捆機、正牽引高密度大圓捆打捆機、多成果集垛車等多款牧草收獲機器產物舉辦了現場演示,調味蝦生產線,割草、攤草、摟草、捆草、包膜、撿拾、堆垛趁熱打鐵,實現了牧草收割環節的全程機器化功課。
2016年以來,我省大力大舉推進主要農作物出產全程機器化,先后宣布實施了《青海省油菜、馬鈴薯出產全程機器化技能指導意見》《青海省牧草(燕麥)出產全程機器化技能指導意見》和《青海省青稞出產全程機器化技能指導意見》。持續4年在全省范疇內舉行大局限的主要農作物出產全程機器化技能現場實訓勾當和農機出產田間日勾當,有力敦促了我省主要農作物出產機器化程度一連晉升。
截至2018年底,調味蝦生產線,全省耕作收綜合機器化率到達58.44%,牧草出產機器化率到達90%以上。我省的貴南、門源等6個縣被農業農村部授予“全國第三批率先根基實現主要農作物出產全程機器化示范縣”。
收獲季里種種機具齊上陣。
架架“鐵牛”,讓收獲無憂
“這臺機子是有機肥的撒施機,這兩年才引進的新設備,較量先進。普通的農家肥用這種撒施是最好的,粉末的可能塊狀的農家肥在田里效率也較量高……”
“這款圓盤式割草壓扁機配備中央牽引拉桿毗連裝置,易于操縱且火速機動,可在拖拉機后頭向左向右移動,出格合用于倒伏作物的收割。這臺呆板還擁有卓越的地面仿形本領,可以適應各類差異的地面情況,有效掩護草皮,收獲無污染、高質量的牧草……”
“后頭這部機子,是我們2016年引進的牽引式攤曬機,可以翻曬更多的牧草,快速勻稱地干燥。翻曬時,牧草移動間隔短,污染輕,彈齒臂交織,牧草受必然水平折彎,有利于牧草的加快干燥。同時,便于運輸和轉場,節減功課時間。尚有這款多成果伸縮臂叉車,所有能裝載、能調裝、能搬運的活兒根基都醒目。并且田間的越野本領很是強,四輪可以同時轉向,實用高效……”陪伴著實訓現場的隆隆機聲,省農機推廣站“許振林創新事情室”研究員許振林專業而精彩的講授,讓觀摩者獲益匪淺。
“燕麥草作為畜牧養殖飼料,因其可溶性糖和可消化纖維含量比其他牧草高而深受青睞。燕麥的可消化纖維,在牛羊養殖、出格是奶牛養殖里,占據很是重要的職位。據這幾年科技研發成就披露,在奶牛飼料里添加必然比例的燕麥飼草,在提高乳成品品質的同時,會明明提高產量,這個結論也獲得海內許多大型乳企的承認。”許振林在現場講授時說道。
連年來,為推進我國畜牧飼草出產機器化歷程,農業農村部將飼草出產機器納入農機購買津貼范疇,并在內蒙古、甘肅、青海、新疆、西藏等省(區)開展了牧草出產全程機器化示范,加速了畜牧飼草出產方法的轉變。我省團結自身牧草出產特點,擬定了《青海省牧草(燕麥)出產全程機器化技能指導意見》,促進了飼草出產機器化功課程度不絕提高。
9月10日,在西寧市湟源縣巴燕鄉青貯玉米種植基地里,看著面前技能嫻熟的青飼料收獲機、青貯玉米機器化收獲,農業農村部農業機器化技能開拓推廣總站副站長涂志強感動萬分,他說:“近幾年來,青海省飼草出產機器化功課程度不絕提高,農牧區綜合機器化率到達90%以上,這與內地各部分重視牧草出產機器化是分不開的,也為高原特色農業成長和生態畜牧業建樹提供了技能支撐,為成長飼草財富、促進農牧民增收孝敬了氣力,同時在全國牧草出產全程機器化歷程中發揮了示范刊行動用,提供了可警惕的履歷。”
據相識,今朝,我省推廣運用的青干草小方捆出產工藝與配套機具技能,在全省牧區抗災保畜中發揮了重要浸染;青飼料收獲、青貯裹包、牧草烘干機器化技能的引進和試驗示范事情也正在有序推進,根基上形成了有效推廣的技能蹊徑和技能集成。
#p#分頁標題#e#現場來自我省海東市平安區的農牧民沈師傅寓目了青貯玉米收獲現場演示后,由于其收獲后的玉米品質好,機具效率高,連忙購置了一臺青貯玉米收獲機。據青海新時代農牧機器有限公司總司理韓東先容,這款機子割臺較寬,打捆功課的效率都較量好,其機能較量適合青海內地腦山或淺腦山地域中小地塊的飼草收割。
“當前,我省生態畜牧業發達成長,飼草財富正在成為我省財富增值、農牧民受益、綠色生態的新興財富。同時泛起出地區特色明明、品質優良、機器化程度高的快速成長名堂,獲得海內同行的必定和承認,也成為保障有力、效益顯著、成長潛力龐大的向陽財富。跟著我省飼草財富的不絕成長以及糧改飼項目標敦促,全省優質飼草品種不絕增多,青貯玉米、燕麥、黑麥、箭舌豌豆等種植面積高出260萬畝,為我省的牦牛藏羊財富穩步成長和抗災保畜發揮了重要浸染,部門優質燕麥草還遠銷十余個省市。”省農業農村廳農業機器化打點隨處長王建元先容。
青貯玉米收獲機正在田間功課。
技能助力,打造“青”字牌草產物
牧草收獲對比農作物而言,技能上具有必然的難度。農作物多為收獲果實籽粒,收獲時間和要領容易掌握,機器化技能成熟,而牧草收獲時間過早或過晚都易造成收獲后牧草營養代價高而產量低或營養代價低而產量高。別的,收獲要領不妥,也會導致收獲后牧草的營養代價大量流失。王建元匯報記者,“青海高出60%的燕麥是作為牛羊的飼料來出產,在高品質燕麥草需求不絕增加的環境下,如何晉升其品質,是今朝從業者最急切需要辦理的問題。”
那么,如何更好地擔保飼用牧草的品質?“擔保飼草的質量首先最根基的就是種子,其次就是收獲的時間和要領,而個中最重要的就是收獲要領。只要把好“收獲關”,我們的牧草品質就會有明明的提高,完全可以替代入口產物。”許振林認為。
說到收獲的要領,省農牧機器推廣站站長何彥武先容道:“今朝在河卡種羊場有兩條出產線,兩條集成技能,憑據貯存加工要領差異又分為鮮草收貯和青干草收獲。鮮草收貯指在牧草揚花初期,用割草機或青飼料收獲機將牧草收割、揉搓切碎后直接舉辦青貯或包貯加工,使草產物能保存牧草中90%閣下的營養身分。但由于青貯或包貯運輸本錢過高,只適合會合養殖區域周邊開展鮮草收貯功課。青干草收獲顛末壓扁調制,攤曬、撿拾,快速干燥之后,舉辦打捆,運輸銷售。固然收獲后的營養代價僅能保存70%閣下,但青干草收獲打捆后,更有利于運輸、貯存和加工,理所雖然成為今朝主流的牧草收獲貯存要領。”
“可是今朝,海內青干草調制機具國產設備較少且質量、效率東倒西歪,險些全部依賴入口,且價值高。”許振林直言。當前,生態畜牧業已經成為我省農牧業成長的重中之重,草業出產全程機器化技能集成研發推廣成為當務之急。
去年,省農機推廣站“許振林創新事情室”包袱了省農業農村廳下達的《自走式割草調制機研制》課題,并連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渭南利農牧草機器有限公司顛末多次試驗和改造,樂成研制出樣機,填補了海內空缺。“這輛機具固然還存在著一些改善技能上的小問題,可是它的推廣應用將提高我省青干草收獲機器化程度和品質,打造‘青’字牌燕麥飼草產物。”早在本年5月,事情室組織省牧科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河卡種羊場有關專家赴陜西渭南對自走式割草調制機樣機的靠得住性、適應性、出產效率、功課質量等開展了進地運行試驗。
“為了做好這一事情,省農機相關部分不絕增強新機具、新技能的引進試驗,通過行政敦促,典范引領,與相關草業部分協作,增強農機農藝的融合,形成聯動共促牧草全程機器化。操作農機購買津貼政策推廣機具,加大對重點機具的津貼力度。牧草機器已經持續多年都是在國度津貼的基本上疊加津貼。個中對深松機、飼料作物收獲機器、飼料(草)加工機器設備在中央資金津貼額的基本上,可用省級資金按不高出中央津貼額的90%舉辦累加津貼,同時,對農機專業相助組織和農墾企業予以優先布置。”省農業農村廳黨構成員孫應祥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