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10-10 點擊:994次
又是一年秋意濃,稻谷笑彎了腰、高粱漲紅了臉、苞米咧開了嘴、豆子脹破了肚皮,農人辛勤耕種,終于到了收獲的季候。
“兄弟,過幾天用你呆板收稻子啊,我先預定了啊。”本年稻子成熟的比往年晚一點,還得半個月才開始收稻子,但科左中旗巴彥塔拉鎮敖日其格嘎查的村民都早早就預約了收割機,因為每年稻子收割機都很火爆,調味蝦生產線,不提前約就得排起長隊等。
不到6點,一臺臺收割機在田間地頭霹靂隆地穿梭著,玉米連稈帶穗被吸入呆板中,摘棒、剝皮、毀壞秸稈趁熱打鐵,村落里一輛輛裝滿玉米的四輪車歡暢地飛躍著,一派忙碌的豐收情形。
韓九連本年種植玉米近200畝,按以往傳統人工收割模式,他跟老婆卯足了勁,一天兩人最多能收完4畝地,秋收完需要50多天,基礎干不動,之前還要雇幾小我私家資助秋收,費時又艱辛,每年都疲勞不堪。如今,韓九連買了一輛小型收割機,終于辭別了傳統人工收割模式。
“我買的是小型收割機,10月1日開始收割,調味蝦生產線,最多花20天就能收完,此刻種地機器化水平越來越高,農機更新換代也快,大一點的、新的呆板收的更快呢,此刻秋收比以前輕松多了。”韓九連說道。
黃金滿地,碩果累累。從人工收割到機器化收割的轉變,見證了科爾沁大地的農業成長過程。辭別了極重的勞動承擔,機器化的秋收讓農夫豐收的喜悅變得越發“輕盈”。
文圖/記者 王利平